今年七夕几号(今天是七夕节吗?)

2021年七夕节是几月几号

2021年七夕节是八月十四日。

2021七夕节是8月14日星期六,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作为主体的节日。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七夕节的节名由来:

1、七夕: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2、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3、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4、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5、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做“牛公牛婆日”。

6、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7、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8、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2021年七夕节在几月几号七夕节是什么月相

2021年七夕节在几月几号?

2021年七夕节在农历: 2021年七月初七;公历: 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是什么月相?

七夕节时期的月相,为上弦月。

根据节日看月相,春节的月相为新月,也叫做朔月;重阳节的月相接近于上弦月;中秋节的月相为满月,或称望月;而七夕节的月相则为上弦月。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一、朔月:

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二、上弦月:

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三、满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

四、下弦月:

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七夕是几月几号

2022情人节七夕节是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定在七月初七的原因

说法一: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

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说法三: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说法四: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说法五:

“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同时七夕节也被称之为“女儿节”。

今年七夕节是几月几号

今年的七夕是八月十四号。

七夕: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那么七夕是怎么来出现人们的生活中呢?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月七日活动的记载。

“乞巧”意为“乞求巧艺”。据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古代的姑娘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追溯到唐朝,就有七夕乞巧的记录。据《开元天宝遗事》载: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见当时民间已经很重视七夕节了,为了七夕提前准备好几天,乞巧市里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而且七夕还跟星宿有关,《天官书》:“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

《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

正因为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七夕。

也是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所以七夕被赋予很强烈的爱情意义。它是中国古代姑娘们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