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深秋野钓鲫鱼调漂技巧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野钓调三钓三最好,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深秋野钓鲫鱼调漂技巧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秋天野钓鲫鱼夜钓技巧怎么调漂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在钓鱼的时候,鱼漂就像钓鱼人的眼睛,所以鱼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钓鱼人想要有好的收获,需掌握以下调漂技巧。
指通过加减线组中的铅坠重量来设定浮漂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受垂钓者不同的垂钓理念以及对浮漂的不同理解,调漂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不过在不同条件的水域垂钓或钓的鱼种不同时,如果自己习惯使用的调漂方法不灵时,及时应变为上策。
调漂时双钩挂饵,水线长度控制在饵球不触底、双饵悬浮。悬浮在水中的双饵,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为零,在水中飘飘忽忽的。鱼游近钓饵时,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带动钓饵移动并导致浮漂产生位移。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从思想上来说,是在追求-种绝对灵敏,总是希望在鱼吃饵的第-动作中将其捕获。不过灵敏过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虚假信号明显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会搞得你头昏脑胀,无所适从。
夏天野钓鲫鱼如何调漂
(一)极细尾。此漂尾极细,直径约在0.2-0.5毫米。特点灵敏极高,可以放大鲫鱼吃口的信号,非常有利于抓口,用于钓点距近岸处2M以内近处2-3M深水区,用此漂可最清晰看见漂像细微的变化;缺点是钓点距岸4M左右较远时,钓者易看不清漂像,特别是老者和近视眼钓者,易感觉眼花、胀、疼痛。
(二)细尾漂。此漂尾细,直径约在0.6-1毫米。特点和缺点跟极细尾一样,不在累述。
(三)粗尾漂。此漂尾较粗,直径约在1.5-2毫米。主要用于钓点距近岸处4M以外的2-3M深水区。此类漂吃铅较大,且因漂尾粗,清晰度高,较易看清远处的漂,适合用于远处作钓,缺点是灵敏不比细尾漂高,有些小吃口不易看出,影响扬竿时机。
(一)钓漂目数确定。针对冬季鲫鱼吃口轻,动作幅度不大。为了便于鲫鱼吃钩,需双钩兜底,最好呈一钩触底,一钩躺底的状态。为此钓目以钝为佳,调目以低于钓目0-1目为好,即调2钓2-2.5、3目或调3钓3-3.5/4目,最好钓目不要超过3目,因为露目越多,浮力越大,鲫鱼吃口的阻力越大,不变吃食,也不利于观漂。
(二)调漂的手法。步骤1:带饵调漂,说明的是拉饵不可能每次拉出都一般大、一样重,确定在每次拉出的饵料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小的情况下,压水后的目数是预计的目数上差不到-0.5至2目就行了,就是说有时带饵调漂后漂呈1目、2目或平水状态,多拉几次,尽量地拉出一般大小的饵,抛入水中,确定需要的目数,不需要太精确,心中有数就行了。然后空钩带漂入水,看看目数是多少,进一步确定钩重和饵重,心中更加明确水底双钩的状态。
(三)调漂终极目标。调好漂的最终目标是找鱼层,好中鱼,中快鱼。在作钓过程中,如果一直是上钩中鱼,且中鱼的钩不在正口,是嘴旁边或者在下嘴唇,说明调漂有点钝了,把漂往下撸几目。如果是下钩一直中鱼,且中鱼的钩一直正口或者挂着上嘴皮,说明有点调灵了,把漂往上推几目。上钩中鱼,下钩也中鱼,且概率差不多,说明找到底了,找到口了。
在半水带饵调漂好后。其操作程序如下:
(一)找底。先用学生的橡皮擦剪成跟黄豆大小豆粒,用挂上钩找出预留钓目数,再用挂稍大的豆粒挂上钩加以确定。也可以直接上钩挂搓饵找底,方法一样,不管用哪种方法,双钩一定要一钩融底,一钩躺底。
(二)看口。出现阴口(幅度不大的顿口)、上升(幅度不大的顶口)、上顶、下顿、斜漂走向是鲫鱼主要的吃口像。是上钩中鱼,还是下钩中鱼,进行必要的调漂修正。
(三)扬竿。竿子下水后一定要压水线,有口时,轻轻扬竿,若不中鱼,可轻放竿子在竿架上,待漂重新入水稳定后,因为漂向近处拉回较浅处,漂目露出目数为3-7目,这时一定要上举钓竿,使风线绷直,发现漂目有异常,如晃动、阴口、轻声等现象轻扬竿,力求实现一饵打二次中鱼的机会。
深秋温差大如何钓鲫鱼
1、自然水域作钓,钓位的选择决定着鱼获的多少。寒露降温之后,很多地区的温度都维持在15度左右,由于冷空气的影响,最近野钓多是有风天气,水温的急剧下降,很多鱼类都短暂性的停止进食,而只有少数鱼种还在觅食,鲫鱼是比较耐寒的鱼种,不管多冷的天气,鲫鱼依然会觅食,因此深秋就成为野钓大鲫鱼的好时机。
2、很多钓友都知道,深秋是野钓大鲫鱼的时机,自然水域的鲫鱼深秋季节到底在哪里觅食藏身呢?10月份总有北风天气,一天之中的水温变化很大。由于水温的冷热变化,鲫鱼多会扎堆觅食,尤其是有水草的水域,便是鲫鱼藏身之处,对于15度左右的天气,没有水草的水域,选择2米左右的水深作钓即可,钓友不要盲目选择太深的水域,鲫鱼是比较耐寒,秋季不太会到很深的水域觅食,而且鲫鱼在秋季对食物的需求量大,2米到3米的浅水洄湾都会有鲫鱼的藏身,因此深秋野钓大鲫鱼,钓位选择有水草的水域或者2米左右的洄湾水域。
3、秋季是多北风的季节,特别要注意北风是冷空气,刮北风会导致水温快速下降,同时影响水体的上下对流,鲫鱼会选择有暖和的水域,这时有树木挡风或背风水域,便是野钓鲫鱼的最佳钓位。在一些特殊的水域,比如水草密集的水域,钓友们钓草洞的水域,可以选择在下风口处水域,下风口水域的食物和氧气都是最充足的,同时水草为鲫鱼提供了暖和的藏身处,这里的鲫鱼活性最高,吃饵最积极,往往是草洞出大鲫鱼的好钓位!
秋季野钓鲫鱼调漂最佳方法
1、钓钝:秋天野钓鲫鱼一般情况下都要钓钝,原因是野生鲫鱼的警惕性非常高,加之野钓往往有白条等小杂鱼闹窝,在鱼情和水情都复杂的情况下钓钝往往比钓灵更有效。
2、钓灵:秋天野钓鲫鱼有些特殊情况可钓灵,例如气温偏低的早春建议钓灵,原因是气温越低鲫鱼的摄食积极性相对越低,若钓得太钝不利于观察漂相且很容易错过鱼口。
1、调灵钓灵:秋天鲫鱼不怎么开口吃饵时建议调灵钓灵,具体调法是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上,作钓时浮漂调二目以上。
2、调灵钓钝:秋天鲫鱼吃饵有试探行为时建议调灵钓钝,具体调法是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下,作钓时浮漂调二目以下。
3、调钝钓灵:秋天鲫鱼会互相干扰吃饵时建议调钝钓灵,具体调法是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上,作钓时浮漂调二目以下。
4、调钝钓钝:秋天鲫鱼很多但却不开口时建议调钝钓钝,具体调法是调漂时空钩调四目以下,作钓时浮漂调二目以上。
1、重铅找底:调漂的第一步是重铅找底,具体做法是在铅皮座上加一块大铅皮并抛到钓点,浮漂在铅坠重力作用下肯定全部没入水中,抬竿上拉漂座直至漂尾刚好露出水面,此时铅坠到漂尾的距离就是大致的水深。
2、下拉浮漂:找底后将漂座下拉比子线长5~8厘米的距离,这一步是为了确保调漂时鱼钩(双钩)都能离底,因此漂座下拉距离一定要大约子线的长度,但下拉距离也不能比子线长太多,否则会影响调漂时的准确度。
3、修剪铅皮:下拉漂座后用剪刀慢慢修剪铅皮,直至漂尾露出想要的目数,例如调5目时要将铅皮修剪至漂尾露出5目,调3目时要将铅皮修剪至浮漂尾出3目,注意漂尾露出目数与想要调的目数接近时一定要慢慢剪。
4、挂饵找底:铅皮修剪好后可在鱼钩上挂上饵料,然后将钩饵抛入水中,由于饵料也会产生重力,增加饵料的重力后漂尾会再次没入水中,作钓时一定要将饵料拉或搓均匀,否则容易因饵料重力不均影响观察漂相。
5、调整钓目:挂饵找底后即可调整钓目,做法是上拉漂座直至漂尾露出想要的目数,例如钓2目时可上拉漂座直至漂尾露出2目,此时漂尾露出的目数越少线组相对越灵敏,反之漂尾露出的目数越多线组相对越迟钝。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