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碑(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碑的一些知识点,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有名的无名墓志铭原文

在伦敦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墓志铭(原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威斯敏斯大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哪个是加冕哪个是婚葬

英国王室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办大多数重要婚礼、洗礼和葬礼,只有查尔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婚礼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11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英王的墓地。1066年撒克逊王爱德华死后就埋葬在这里。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20多位国王都埋葬在这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它位于中轴线正中的最后方,占据了整整三分之一的面积。在它的右面,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陵墓;左面是被伊丽莎白一世处死的苏格兰玛丽王后的陵墓。教堂内的“诗人之角”因埋葬14世纪诗人乔叟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而得名。后来,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哈代等,都在这里建有墓室或墓碑。此外还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如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丘吉尔等。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都埋葬着谁

1、杰弗雷·乔叟

杰弗雷·乔叟(1343-1400年10月25日),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乔叟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受过大学教育,熟悉法语和意大利语。1357年开始出入宫廷,后常出访欧洲,在意大利接触到了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作品,这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

乔叟于1400年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2、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1727年3月31日(格兰历),伟大的艾萨克·牛顿逝世,与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3、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

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1558年11月,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

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英格兰经历了许多考验,旷日持久的英西战争形势恶化、爱尔兰危机、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农业歉收和饥荒、议会反专利权的风暴,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中央官僚机构的腐败,社会下层的贫困、流离失所的流民。

这一切给这个辉煌时代染上黯淡色彩。伊丽莎白一世在其辉煌的建树之后,给后人留下了少得可怜的财富和庞大的债务。

1603年3月24日,伊丽莎白一世死于伦敦的里士满王宫。由于伊丽莎白从未结婚,她的死结束了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她的继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都铎王朝为斯图亚特王朝取代。

4、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JohnHuffam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

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

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1870年1月,在伦敦举行十二场告别朗诵表演。3月9日,受维多利亚女王接见。4月1日,《德鲁德之谜》开始分段发表(计划分12段,逝世时仅完成6段)。

6月9日,因患脑溢血在盖茨山庄逝世。他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5、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关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碑,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