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包括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现代农业基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现代农业包括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现代农业产业园需要具备那些功能

一是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产业园由于聚焦当地主导产业,要素资源集中投放在某个区域优先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的优势和全产业链集约可控,一定会产生明显的提质增效效果。

各产业园选择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综合施策,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强化链条延伸和集约开发,打造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在区域甚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如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标准化茶园1.57万hm2,茶叶产量约占全国的1/20,已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研发、人才、电商等各类产业要素聚集的现代高效茶业示范经济综合体,安溪铁观音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二是科技驱动更加有力

各产业园可以集中融合资源,搭建平台,与科研院校开展紧密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示范、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目前,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有23个产业园拥有院士工作站,有7个产业园拥有博士后工作站,有12个产业园拥有国家级研发、试验、检测中心。依托这些科研平台,以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为手段,为产业园发展、人才培养、科技贡献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产业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如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为基地,组建了洛川苹果产业开发院士工作站,建成国家级苹果种质资源圃和国家级苹果选种场各33.33hm2,引进种质资源2000份,引进400个苹果新品种、品系、砧木和100个自优选系进行比较试验,培育出秦脆、秦蜜等5个新品种,取得免套袋、免人工疏花疏果、重茬栽培、矮砧宽行种植、以虫治虫生物物理防治等20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三是产业融合不断深入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园科学规划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休闲、服务等功能板块,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间横向拓展,形成产加销、农工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打破一、二、三产业割裂形态,积极探索深度融合和系统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六次产业新业态。

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陈皮”产业,建设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强化精深加工,形成茶、饼、酒、酱、酵素、调料、凉果等系列产品35大类、100多个品种,建设新会陈皮标准仓储中心,深挖陈皮产业生态、休闲、健康和文化价值,建成中国首个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四是带动农民作用初显

全国许多产业园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推动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深化“订单农业+合同价收购+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模式,探索构建“大园区+小庭园”、“大产业+小业主”等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018年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比2016年增长27%,比各产业园所在县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同时,有19家产业园积极探索财政奖补资金折股量化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增值收益,有效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

如湖南省宁乡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将4300万元财政资金通过合作社作为股权资金入股企业,以保底(5%)+浮动的形式参与企业年底分红。分红的20%作为村集体的管理运行经费,剩余80%按照向企业流转的土地、交售的粮食或宁乡花猪数通过合作社分给农户。

五是品牌建设实现突破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区域品牌”是产业兴旺的抓手。也就是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脱贫攻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吉林大米、寿光蔬菜、盱眙龙虾、洛川苹果、普洱茶叶、横县茉莉花等等,都是典型例证。

在全国各大产业园,品牌建设贯穿其中,是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标志和抓手。

各产业园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的产品品牌,归根到底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在市场中有竞争力,让消费者能够辨识和放心,这正是做品牌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特征是什么

一是聚焦主导产业。产业园建设要聚焦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并要围绕主导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生产要素集聚,国家级产业园的主导产业明确要求要在本省乃至全国具有明显特色和强大竞争优势。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不能太多,一般1-2个,并要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和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加工是纽带,但不能只有加工,生产在园外,园内必须解决加工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供应。这一点和农业产业强镇类似,二者不同的是产业园是以县级为主体组织建设的,产业园的空间范围可以跨乡镇布局,农业产业强镇则把地域范围固定在一个镇域内了,二者在国家层面空间范围不能重复,即同一个乡镇如果包含在了国家级产业园范围内,就不能再申请农业产业强镇,反之亦然。此外,聚焦主导产业这一点与特色小镇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有明显区别的,后两者没有明确要求围绕主导产业推进相关建设,特色小镇更强调产城融合和三生融合,示范园主要强调产业融合模式的示范。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园必须有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科技要素聚集,包括与相关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聚集等等。这里所说的科技要素更多的是科技的集成化应用,与农业科技园区的侧重点不一样,科技园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和试验示范为主,产业园也讲科技创新,但更重要的是要推进科技集成化,支撑产业园现代化发展。

三是突出绿色发展。园内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突出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绿色、有机、地标产品认证比重较高,已形成较多知名产品品牌或公用品牌,种养基地基本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园内主要农产品或加工产品实现质量可追溯。这一点在农业产业强镇等其他产业发展形式中没有过多提及。

四是注重多方参与。产业园倡导开门办园、“有边界,无围墙”,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园区内不能一企独大,必须形成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园建设格局,这一点有别于其他产业发展形式。

五是强调农民受益。让农民受益是产业园建设的落脚点,园区内的经营主体必须要与当地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形成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如果不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只是经营主体受益,产业园就失去了重要的发展意义。这一点和其他产业发展形式基本一致。

现代农业示范园有哪些功能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通过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产业化。

农民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示范园可以成为农民技能培训的基地,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职业培训等,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农产品销售:现代农业示范园可以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为农产品生产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

比如我们在清河县建立的清河设施农业园区协助清河镇政府实现设施农业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目标。在促进设施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绿地青禾”的品牌建设。实现用数字赋能产业振兴,从而达到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基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现代农业包括什么、现代农业基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