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乐理(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简谱)

葫芦丝乐理小知识一

1.葫芦丝乐理小知识(一)(有关降b调葫芦丝的知识)

葫芦丝乐理小知识(一)(有关降b调葫芦丝的知识) 1.有关降 b调葫芦丝的知识

详细如下:

1、每一支葫芦丝都会有一个调门,也就是这支葫芦丝的音高。调门是以拉丁字母来标记的,一共有12个调门。一般以葫芦丝音孔中从下往上数的第三音孔的音高(也就是筒音=5的“1”音)作为这支葫芦丝的调门。所以,降B调葫芦丝就是这支葫芦丝在筒音=低音5的时候,它的“1”音的音高是降B的意思。

2、葫芦丝常用的调门除了降B调还有C、D、F、G等,当然,葫芦丝可以做出所有的调门来,但是一般厂家不会去做,如果需要这五种调门以外的调,需要在购买的时候跟厂家事先说明。

3、关于调门,那是一门知识中的内容之一,这门知识叫“乐理知识”。用一本很厚的书才仅仅能说清楚它的基本乐理,如果要深入研究那就需要读透好多部很厚的书了,所以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就大致说一下什么叫“调”。

4、我们都知道1、2、3、4、5、6、7是音阶,这七个音构成了一个音列,它们的自由组合就可以构成许多美妙的音乐。这个音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音高,为了区别这个音列的不同音高,就有了“调”的概念,“调”就是这七个音的音高位置。规定以“1”的音高位置作为音列的调。所以我们看到的调号都是“1=C”、“1=F”等等。因为这七个音相互之间的音高关系是确定的,所以,只要确定了“1”的音高位置,其他六个音的音高位置也就确定了。

2.谁懂葫芦丝乐谱,那些符号是什么意思,还有两个音之间的长度是多少

一、关于葫芦丝乐谱符号,直接上图,看着就明白了:

二、关于音与音之间的长度,这个看起来简单,但说起来比较复杂,首先必须要明白2个含义:一个是乐曲进行的速度、一个是音符的时值。也就是说,2个音之间的长度,基本是由速度和时值决定的。

[时值]时值容易理解,先在网上找些简谱基础乐理的教程看看,了解什么是2分音符、8分音符、32分音符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掌握增时线、延音线、附点音符、休止符等的概念,这些都会影响音符进行的长度。

[速度]一般乐谱在速度上会有以下几种标注:

1、用数字精确标注,如J=80(以4分音符为单位,1分钟演奏80次)等;

2、用文字标注,如慢板(1分钟约52拍)、小快板(1分钟约108拍)、渐快、渐慢等等;

3、有感***彩的标注词语,在决定乐曲感***彩的同时,也会影响速度的快慢,如:“自由的、抒情的、庄重的、轻快的、田园般如歌的、***的”等等。

当然,在学习和演奏中,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音符的长度,这需要你在反复的、快乐的学习中发现、了解、熟悉、掌握,以上回答只能作为一点乐谱乐理学习上的小提示。

祝每个葫芦丝友葫艺精进、丝韵悠扬!

3.葫芦丝基本知识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或葫芦萧)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F调小D调、降B调、A调、F调、G调、E调、大D调等几种。

4.给些葫芦丝谱的知识~越详越好,我是个音盲,

葫芦丝很容易入门但是要,把它演绎到一种境界并不是几天就能做到的需要你天天多加练习个人的乐理节奏练耳等等都摇落,有一点基础不然到时不识谱会对你吹奏的效果有影响平时需要多练多听多看多想慢慢的就会有乐感

也可以在网上看看李春华老师的教学视频对你应该有帮助自己买一本李春华老师的教材(绿皮的)那里面讲的不错

加油努力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最好还是进行正规的学习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5.关于葫芦丝的简单常识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 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

葫芦丝名曲

1.月光下的凤尾竹

2.婚誓

3.多情的巴乌

4.竹林深处

5.山寨情歌

6.侗乡之夜

7.瑶族舞曲

8.月夜

9.竹楼情歌

10.放马山歌

11.美丽的金孔雀

12.军港之夜

13.梦回景颇山

14.勐养江畔

15.古歌

16金色的孔雀

17.赶摆

18.迷人的葫芦箫

19.景坡山

20.版纳之夜

21.金孔雀与凤尾竹

葫芦丝吹月光下的凤尾竹教程

葫芦丝吹月光下的凤尾竹教程如下:

以下是葫芦丝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教程:

一、准备工具

葫芦丝:选择C调或D调的葫芦丝,这两个调的葫芦丝适合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初学者的葫芦丝教材,如《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等。

乐谱:找到《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乐谱,可以上网搜索或购买乐谱集。

二、学习乐理

了解音符和节拍:学习音符的名称、时值和节拍的计算方法。

了解调式和音阶:学习C调或D调的音阶,了解调式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有助于吹奏出更好的音乐。

三、练习吹奏

练习音阶:按照教材中的指引,练习C调或D调的音阶,熟悉音阶的指法和吹奏技巧。

练习节奏:按照乐谱的节奏,练习每个音符的时值和吹奏力度,逐渐熟悉乐曲的节奏和速度。

练习气息控制:通过练习长音和吐音,掌握气息控制的方法,提高吹奏水平。

练习情感表达:通过了解乐曲的背景和内涵,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让吹奏更具感染力。

四、表演展示

表演准备: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确保没有干扰和杂音。准备好乐曲所需的道具和服装。

表演技巧: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注意呼吸和吹奏的力度控制,让音乐流畅自然。

表演展示:按照乐谱的顺序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

表演反思:表演结束后,反思自己的表现,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表演做好准备。

学会吹月光下的凤尾竹 难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啊·你是学钢琴的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也许会葫芦丝的,不会钢琴,想学钢琴的时候他也会问钢琴难吗?那么多键盘看着都头疼。。。乐器这个东西首先讲的是兴趣,乐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两种乐器是通过两个方式来表达乐曲的,一个是吹奏,一个是弹奏,我是学笛子葫芦丝专业的,如果只是当作爱好跟肺活量没什么太大关系。。。你想一个月吹好《月光下的凤尾竹》不知道你好的标准是什么。一首好的乐曲不光是你把它的指法乐理学会了就可以了,还得用心去演奏它,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想吹好,是很难的过程。一个月你也只能够刚刚入门,也只是为了吹乐谱而吹乐谱,因为不论什么乐器,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不用我说这些你都知道的。

给你规划一下一个月速成的我个人而言的办法吧。。。第一,拿出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练习葫芦丝的指法(到乐器店买关于葫芦丝的书籍就行,里边还有好多葫芦丝名曲的简谱),熟练掌握指法了以后(必须下功夫,因为指法不熟就等于没有脚,没有脚你就没法往下走,OK??)第二,一个星期练一些书籍里边简单的音阶练习曲,并且找感觉,找葫芦丝的优点,它所表现的那种悠扬,俊俏,活泼等等。第三,先拿出3天的时间听这首你想学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要边看乐谱边听,还是找感觉,听韵味儿,最后拿出5天时间摸索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吹下整个曲子,第四,剩下的时间就是跟着原曲练习,一遍有一遍周而复始,最后,放伴奏,独立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