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五个展厅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这个展馆大家去参观了没,这是一个红色革命系列的博物馆,目前是在武昌阅马场那块,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值得去吗,里面的五个展厅都什么呢,下面了解下。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五个展厅介绍
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呈V字型,学生团体预约由贵宾通道进入博物馆内,博物馆一楼为游客休息区,二楼开始为展区。辛亥革命博物馆共五个展厅,由展馆左翼上楼,二楼是一号展厅,三楼是二号展厅,四楼是三号展厅,三号展厅参观完穿过走廊,到博物馆右翼,进入四号展厅,zui后下三楼进入五号展厅。
从一边坐扶梯上二楼开始参观。一上楼就是P1,照了相。边上的展厅大门一进去就是P2-P3,很壮观。再往里走就开始了,展品很多,真品和模型都很多。
整个博物馆有四层吧好像…
然后还分两边,去另外一边得从这一边的顶楼过去。历史不太好的我,很多事情都是当故事看了,但都是些比较沉重的故事。是一个了解历史的好地方,趣味性不大,拍照的话倒是挺多地方可以拍的。
整个场馆的蜡像布景非常多,蜡像的制作也非常的精美非常还原,看得出是投了很多成本的。整个博物馆的展品非常丰富,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还有很多艺术品。布景都非常的还原,非常细致。很多都是看过去就觉得非常震撼的展品。
去的时候综合厅还有个捐赠展览,东西不多,但也可一看。还有疫情画的一些画的展览。总的来说非常值得一去。
辛亥革命博物馆信息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58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1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参观咨询、团体参观预约电话:027-88051911(9:00—17:00)
官网:www.1911museum.cn
微信公众号: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交通指南:
市内可乘坐电车1、电4、10、61、64(外)、108、401、402、411、413、507、519、522、541、542、554、561、584、590、596、607、608、609、703、706、710、715、728、804、806、901等公交车至阅马场站。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如下: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
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
10月15日,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书画展在博物馆多功能展厅举行。
2011年10月11日,《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策划展出。
2011年10月15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2011年10月31日,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总结暨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
市委、市***授予市***“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先进单位”。
2011年12月13日,长崎县***促进交流工作组代表团参观了博物馆,就文化交流计划进行了磋商。
2012年1月12日,博物馆举办了“迎龙年新海爱情博物馆”首届收藏画展。
第二届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大会在博物馆举行。
2012年1月17日,辛亥后裔熊辉向博物馆捐赠了蒋政的熊炳坤画像。
2012年1月19日,博物馆于2012年冬季召开消防安全宣传动员会,并进行消防演练。
2012年3月2日,博物馆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授予2011年武汉市文化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3月15日,博物馆与中国人民*** 62140部队合建并获得许可。
2012年3月20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因参加市文化系统跳远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扩展资料: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辛亥革命博物馆造型设计独特,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结合高层屋顶结构,突出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的特点和飞檐翘角;几何造型和“楚谷”“大红”的色彩意味着勇于做第一人的精神,俯视V字形,象征着武汉的胜利和腾飞。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分为地下和地上两层。
有一个序言厅、五个基本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
集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科研于一体。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现有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复原景观最多、游客引导系统最完善的博物馆。
设有办公服务区、收藏库、设备库、文物鉴赏室、学术报告厅、地下车库等。
辛亥革命博物馆属于什么类型的景点
辛亥革命博物馆属于武汉博物馆的著名旅游去。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和格局,面积达2500_。
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的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厂动工兴建湖北咨议局,以为议员办公之地,并同时在主楼后修建议员公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是本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布置于本馆院内西配楼。展览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展览内容上分七个部分,形式上又分九个展区(包括序厅)。内容上环环相连,有历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式上又各自相对独立,以别具的特色营造整体的美感。第一部分:清朝末年的湖北武汉;第二部分:反清革命的孕育;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鄂军都督府的建立;第五部分:阳夏保卫战;第六部分:各省响应民国肇建;第七部分:纪念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迎接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