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三边求角度公式
已知三边求角度公式是余弦定理:cosA=(b平方+c平方-a平方)/2cb;cosB=(a平方+c平方-b平方)/2ac;cosC=(a平方+b平方-c平方)/2ab。
定理概念余弦定理,欧氏平面几何学基本定理。余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与一个角的余弦值关系的数学定理,是勾股定理在一般三角形情形下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直接运用它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三角的问题,若对余弦定理加以变形并适当移于其它知识,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
定理应用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可应用于以下三种需求:
当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可由余弦定理得出已知角的对边。
当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可以由余弦定理得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当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可以由余弦定理得到三角形的面积。
求边
余弦定理公式可变换为以下形式:
因此,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可由余弦定理得出已知角的对边。
求角
因为余弦函数在[0,π]上的单调性,可以得到:
因此,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由余弦定理得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求面积
由面积公式
知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由余弦定理求出一个内角,从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
如何用余弦定理证明角度的关系
余弦定理有三个公式,三角形ABC中,如果∠A,∠B,∠C的对边分别用a、b、c来表示那么就有如下关系:
a²=b²+c²-2bccosA。
b²=a²+c²-2accosB。
c²=a²+b²-2abcosC。
cos公式的其他资料:
它是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为2π。在自变量为2kπ(k为整数)时,该函数有极大值1;在自变量为(2k+1)π时,该函数有极小值-1,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三角形的角度怎么算
已知三角形边长,计算三角形的角度过程如下:
1、设三角形中角A所对应的边长是a,角B所对应的边长是b,角C所对应的边长是c。再利用公式:
①CosA=(c^2+b^2-a^2)/2bc
②CosB=(a^2+c^2-b^2)/2ac
③CosC=(a^2+b^2-c^2)/2ab
算出每一个角的余弦值,利用计算器上的反余弦函数功能就可以计算出各自的角度值。
2、如果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计算出的钝角的余弦值是负的,角度也就是负的,这时要加上180度才是钝角的角度。(注:a^2+b^2-c^2=0说明C的角度等于90度)
扩展资料:一、已知三角形边,求角度,这种求法称之为“解三角形”。解三角形一般需要用到如下定理: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余弦定理
①a²=b²+c²-2bccosA
②b²=a²+c²-2accosB
③c²=a²+b²-2abcosC
二、三角形中已知某条件求未知量(如已知三边,求三个内角度数),一般有对应的公式:
1、以下情况利用正弦定理:
①已知条件:一边和两角(如a、B、C,或a、A、B)
一般解法:由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求出b与c,在有解时,有一解。
②已知条件: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A)
一般解法: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C边,可有两解、一解或无解。(或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边,再求出其余两角B、C)①若a>b,则A>B有唯一解;②若b>a,且b>a>bsinA有两解;③若a<bsinA则无解。
2、以下情况利用余弦定理:
①已知条件:两边和夹角(如a、b、C)
一般解法:由余弦定理求第三边c,由正弦定理求出小边所对的角,再由A+B+C=180°求出另一角,在有解时有一解。
②已知条件:三边(如a、b、c)
一般解法:由余弦定理求出角A、B,再利用A+B+C=180°,求出角C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参考资料:解三角形-百度百科如何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计算角度
此题考查锐角三角形公式,可以用余弦和正弦公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如图一,45度的斜长AB=AC×√2≈AC×1.414=BC×√2
图二,60度的斜长AB=AC×2=BC×√3
扩展资料: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所以在初中阶段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完成的,即把这个角放到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则锐角三角函数可表示如下:
到了高中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是通过坐标定义法来完成的,这个时候角也扩充到了任意角。所谓锐角三角函数是指:我们初中研究的都是锐角的三角函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锐角三角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