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致橡树的爱情观(舒婷的诗歌风格)

舒婷的《致橡树》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

舒婷在《致橡树》中主要表达了以下三种爱情观,第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第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气;第三、爱情中的包容性。不得不说,舒婷表达的这四种爱情观其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理性的,这也是我们在爱情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

我们首先来谈谈爱情中的独立自主,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要以“一棵树的形象”陪在你身边,其实这就是在说独立自主。舒婷认为“如果自己是木棉,那么自己也要以一棵树的形象站在爱人的旁边”,在爱情中的确是这样,相爱的两个人自然应该互相依偎,但是也要有彼此独立的能力,而不是离开对方自己就无法存活,否则这样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

(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气

其次要说的就是同甘共苦的勇气,这一种爱情观被舒婷用“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叙述出来了。舒婷在《致橡树》中,将自己比作是木棉,将爱人比作是橡树,她希望木棉和橡树能够一起经过四季中的寒潮、风雷和霹雳,也希望木棉和橡树共同欣赏自然的雾霭、流岚和霓虹,这其实就是在讲同甘共苦。

(三)、爱情中的包容性

最后要说的就是“爱情中的包容性”,这一点体现在《致橡树》中的最后四句。舒婷在《致橡树》中的最后四句表达了自己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是具有强烈的包容性的,也是具有极大的勇气的。我们爱一个人,不仅要爱ta的优点,还要包容并帮ta改正ta的缺点,这样两个人才能够更长远的在一起,也能够在爱情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舒婷《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舒婷在《致橡树》里发表了自己的爱情宣言,把独立女性的爱情观娓娓道来,它既是一首意象丰富的抒情诗,又是一曲动人心弦的情歌,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爱情宝典。

第一:保持个人的独立。“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由此可见如果你是大树的话,我必须也要做一棵不依附不攀援你的树。确实,好的爱情里两个人应该是势均力敌的,一方总是依偎在另一方的怀抱里需要照顾,时间久了那个付出多的人也会累。

我们保持独立是一件很好的事,靠山山会倒,靠人不如求己,总是指望别人的庇护,何时才能有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女性,结婚了以后更不要心安理得地伸手要钱,男人一次两次会给你,多了久了始终会心烦。女性独立起来了也会有安全感,不那么患得患失,更利于婚姻关系的经营。

第二:拥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由此可见,真正的爱情是平等的。有了对等的关系,你才能去“分担”和“共享”。好的婚姻生活本来就是要一起分担外来的压力,分担家庭的重任,也要能一起共享美好的事情,共享世间的美丽。

能同甘共苦的爱情,说明了对方把你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放在了人生规划里,他的未来如果没有你,那么婚姻也不会走得长久。

第三:共同进步,互相欣赏。“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句作为最重要的结尾,告诉我们共同进步和互相欣赏是多么的重要。只有不断地让自己进步提升,你才能追得上你的人生伴侣,共同进步的爱情也时时督促你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学会互相欣赏你才会懂得珍惜,懂得欣赏对方的优点,珍惜眼前的人,珍惜这个爱着不完美的你的人生伴侣。

舒婷在《致橡树》中主要表达了哪三种爱情观

舒婷在《致橡树》中主要表达了以下三种爱情观:

第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

第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气。

第三、爱情中的包容性。

舒婷通过《致橡树》这篇作品,表现出她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但是读她的诗歌,又会发现她的诗歌大多是浪漫中透露着典雅,忧伤中承载着理想的光辉。特别喜欢《致橡树》中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可以明显感受到诗人对相互尊重的爱情观的强烈愿望。

写作背景:

舒婷曾经谈过《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舒婷回忆说。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

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她补充说。

请问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

《致橡树》的4种爱情观如下:

1、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2、攀附的爱情观。

3、单恋爱情观。

4、一味奉献的爱情观。

作者否定了以下三种爱情观: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世俗的爱情观,也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致橡树》

这是诗人舒婷在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在全诗中作者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了否定。并且运用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爱情观。正确的爱情观,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基础上的相爱,不是一方依靠另一方。

其中作者将自己比作“木棉”,自己必须以树的形象和爱人站在一起。直到今天,我认为这种爱情观依旧值得很多人学习。在爱情中,只有保持独立的自我,才能够平等地去享受爱情的美好。